區域產業總量小,骨干龍頭企業少,產業鏈不完善,缺乏產業集群,一直是我國陶瓷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。隨著產業發展的日益成熟,市場競爭的逐步強化,陶瓷企業的產業鏈布局將更加理性化、科學化,會綜合考慮產業環境和市場需要,對自身的行政中心、研發中心、營銷總部、制造基地等進行合理布局。
陶瓷行業產業鏈相對仍然不成熟
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,相比西方發達國家,我國的陶瓷行業仍處于低端行列,產業鏈很不成熟。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小微企業眾多,這雖然能夠使得市場充分競爭,但是同質化嚴重的現象還是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。目前國內能被消費者認可并且熟知的名牌相對來說還比較少。
而國內發展思路的狹隘將使得整個產業鏈無法延展,難以形成系統化、序列化的發展。品牌意識的缺失使得國內的陶瓷業誕生不了名牌企業和明星產品。多數企業只能代理國際品牌成為一個“打工者”,在廣闊市場上淪為“配角”。
(圖片源于網絡,侵刪)
陶瓷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面臨淘汰。然而重新確立“陶瓷新材料”的定位后,一個覆蓋工業陶瓷、民用陶瓷、陶瓷設備等多領域的完整產業鏈正在崛起。
“從傳統的日用陶瓷到現在的陶瓷新材料,陶瓷這一看似傳統的元素已悄然走進環保、航空航天、汽車、手機等多個高端領域,而這一應用領域范圍還在不斷擴大。”業內資深人士說。
陶瓷行業產業鏈的高效整合勢在必行,面對這一趨勢,陶瓷行業應如何應對?
做市場的快速反應者,是陶瓷企業沖出重圍的關鍵
相信大家都聽過“6+1”模式,“6+1”產業鏈即產品設計、原料采購、倉儲運輸、訂單處理、批發經營、終端零售+制造。
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近日指出,目前市場競爭已經發展到了產業鏈戰爭的時代,勞動成本不再重要。任何企業企圖繼續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走向成功,基本上都難以成功。郎以芭比娃娃為例,芭比娃娃的出廠價是1美元,但在美國沃爾瑪的零售價格是9.99美元,接近10美元。10美元的交易價格減掉1美元的出廠價,中間的9美元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?“6+1”中的“6”就是創造9美元的軟環節。芭比娃娃在制造過程中,勞動力成本只有0.25美元,所以勞動力成本只占整個產業鏈總體成本的2.5%,廉價的勞動力在產業鏈中根本不重要,已經沒有優勢可言。
這對陶瓷企業來說,依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。
以郎教授的觀點來看,陶瓷企業要想突破目前困境,不要再在“6+1”的“1”上繼續做文章,不要再在“1”上搞產業升級、進口新的設備和再在“1”上打品牌戰略,要從“1”進入“6”,做產業鏈的整合。只有做好產業鏈的高效整合,做市場快速反應者,才是制造業沖出重圍的關鍵。
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張永農說:“模仿萬歲,人類從開始到現在離開模仿就沒法生存,沒法進步。”張指出在模仿別人暢銷產品的同時,添加新的創意在里面,使產品更暢銷,贏得更多的利潤空間。這個觀點無疑跟郎教授的企業理論不謀而合。
佛山歐盟尼陶瓷有限公司湯浩稱:“在銷售過程中我們發現,原來小規模的仿古磚,更能滿足消費者那種對于家庭裝飾的需求,更能打動消費者。所以現在大量的生產這樣的仿古磚占領這塊銷售份額。”這與郎咸平教授的理論也是相一致的,即做市場較快的反應者。
(圖片源于網絡,侵刪)
把戰術搞好,提高快速的反應能力。賣市場永遠暢銷的產品,贏得較大的利潤,這個才是陶瓷企業當前較應該做的。
賽德斯邦總經理邱文勝在某大型公開場合表示:“中國已經是一個世界工廠,已經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制造基地,制造大國。我覺得如果要想出很好的行業品牌,應該是更多的去進行渠道建設,終端建設,你只有掌控了終端,掌控了渠道,你才有可能去做一個行業品牌”
“一個企業在沒有達到5億元的銷售的時候去談戰略有一點奢侈。你把戰術搞好,因為你的市場占有率太小,提高對市場的敏感度及應變能力、提高快速的反應能力,以較快的速度把產品賣出去這個才是我們當前較應該做的。”
正如邱總所說只有以較快的速度把產品賣出去,把固定的產品資源換成靈活的現金資本。企業才可以逐漸壯大,當企業做大做強了,品牌自然水到渠成。
我們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品牌戰略本身,就是倒果為因,真正要搞的靈魂是產業鏈的高效整合。
“關于‘6+1’產業鏈高效整合的相關報道,我在報紙上已經看到了。我個人覺得這將是陶瓷行業發展的必然之勢。我們公司也正在努力向‘6+1’產業鏈高效整合轉移。但是似乎很多陶瓷企業的老板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都還一窩蜂地跑到內地去建廠。想利用內地廉價的勞動力,廉價的原材料來降低成本。但是這樣的戰略布局已經跟不上時代了。以為就算你把工廠建到了西部或者建到越南,可是等到幾年以后還是會遇到佛山今天的困局上來。所以只有從今天開始就走‘6+1’產業鏈整合道路,才是長久之計。”佛山南莊一位企業老總如是說。
無論是通過政府的力量,還是企業自己的力量,收購兼并也好,搞戰略聯盟也好,陶瓷企業都要把每個產品做成高效整合,這才是現代化的企業戰略。而不是像過去那樣,把這個大工廠合并在一起,做大做強,那是片面的、狹隘的、錯誤的。
后記:建陶行業的產業調整與結構優化已成必然之舉,無可回避。只有與時俱進、主動應對,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,發展之道。各企業應認清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,尊重行業發展的本質特征,放眼未來,科學規劃,積極調整、主動應對,才能在這一輪的產業調整中求得生機,實現脫胎換骨的蛻變與升級。
(來源:美家網,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。內容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。)
相關資訊
轉載本站文章圖片,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(www.aibiki-eki.com)外地站點加盟熱線:0757-82770008,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: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:0757-93289933
家居產品導購QQ: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: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: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: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
版權所有: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